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 年会公告
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时间:2023年4月26日-28日 地点:北京

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参会参展防疫须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2
尊敬的参会代表、参展单位、观众、工作人员:
  欢迎您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本届年会将于2022年11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顺义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召开。为做好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会议和展览安全有序、圆满顺利,根据会议举办地有关疫情防控规定,现就展会期间疫情防控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如下:

 

  一、会前防控措施

  (一)疫苗接种
  参会参展人员、工作人员、服务保障人员及参展商、媒体记者、志愿者、施工人员按照无禁忌症者“应接尽接”的原则,于会前14天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灭活疫苗2针即为全程接种、腺病毒疫苗1针即为全程接种),全程疫苗接种时间超过6个月的人员应接种加强针。未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以及符合加强针接种条件尚未接种加强针的人员,不得参加。
  (二)流行病学史筛查  
  1.参会参展前10天内有港澳台地区、国外旅居史的,或被判定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不得参加。
  2.参会参展前7天内有境内中高风险地区(或新发本土病例)所在地级市(区、州、盟)或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的,不得参加。
  3.参会参展前7天内接到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风险提示电话要求其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健康监测,或健康码、行程码有异常情况的人员,未排除感染风险者不得参加。
  4.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尚在医学观察期内的,不得参加。
  5.严格排查与参会参展人员共同生活工作等近距离接触者,是否为进口货物或入境口岸相关从业人员、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北京健康宝异常,是否接到风险提示电话要求隔离、居家健康观察等情况,未排除感染风险者,不得参加。
  6.人员组织单位要密切关注本土新发病例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督促参加人员每日采取自查自报方式主动进行旅居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筛查(特别是接到疫情防控风险提示电话,健康宝或行程码异常情况),如有情况及时报告主办单位。
  (三)健康监测
  按照“谁派出、谁监测、谁负责”的原则,参会参展前7天,所有参加活动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天测量1次体温并核查是否符合社会面核酸检测要求,做好登记并留存备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参会参展单位于活动前填报《疫苗接种、流行病学史筛查、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备案表》(附件1),参会参展人员填报《个人健康情况筛查表》(附件2)。
  (四)人员防控措施
  1.各省(区、市)展商。参加活动前7天抵京,进京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抵京后第一时间在火车站、飞机场或住地完成落地核酸检测,抵京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阴性结果未出前不外出。    
  参加正式活动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参加开幕式人员须提供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在京期间采取住地与工作地或活动地“点对点”管理方式,不参加其他社会面活动。
  2.参会参展观众及其他嘉宾。10日内无境外旅居史、7日内无京外旅居史,正式活动期间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场(参加开幕式人员须提供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参展期间采取住地与工作地或活动地“点对点”管理方式,不参加其他社会面活动。
  二、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进馆流程
  1.参会代表进馆流程
  安检大棚外“健康码”核验、“行程码”核验→安检大棚入口处红外快采设备测量体温→进行安检后进入国测会议会展中心→注册台核查“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疫苗接种证明”、提交《个人健康情况筛查表》(参会首日)→报道领取证件(参会首日)→开幕式等重点活动入口查验胸卡、使用手持测温设备测量体温。  
  温馨提示:本届年会不安排现场注册,请于11月14日12:00前完成线上注册方可参会。请关注“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微信公众号或登录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官方网站www.beidou.org进行注册。
  2.展商进馆流程
  提交《疫苗接种、流行病学史筛查、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备案表》(会前)。
  安检大棚外“健康码”核验、“行程码”核验→安检大棚入口处红外快采设备测量体温→进行安检后进入国测会议会展中心→注册台核查“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疫苗接种证明”、提交《个人健康情况筛查表》(参展首日)→报道领取证件(参展首日)。
  3.服务保障人员进馆流程
  由所在工作组收集“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疫苗接种证明”并签署《个人健康情况筛查表》后核发证件(会前)。
  工作人员安检入口外“健康码”核验、“行程码”核验→安检入口处红外快采设备测量体温→进行安检后进入国测会议会展中心。
  (二)会场防疫措施
  1.在进入会场外围、会场主入口、开幕式等重点活动的相关通道外围设置体温监测、医疗岗和卫生防疫岗。
  2.所有人员进入会场时实行“亮码+测温”,做好测温记录,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绿码及行程码绿码的方可进入。如有咳嗽、发热(体温≥37.3°)、乏力、腹泻等症状者,应禁止参会。
  3.会场座位保持1米以上,参会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休会期间也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长时间交谈、近距离接触。所有工作人员在服务保障期间均须佩戴口罩。如会场容量有限,可将参会人员分散安排在几个分会场,与主会场间以视频方式进行连接,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
  (三)住宿要求
  进出住地须佩戴口罩,废弃口罩宜投掷专用垃圾桶;配合住地酒店进行体温监测,如发热不适需移步单独集中观察场所。
  办理入住时需填写身体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入住人员及共同居住的人员7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区县)或境内新发病例所在地级市旅居史、接触史的人员,未排除感染风险者不得入住。注意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勤洗手,不随意触摸物品,不乱弃垃圾。个人生活用品单独使用。避免参与不必要的群体聚集性活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四)交通要求
  1.乘坐交通人员须知
  根据统一安排,按照规定的时间段统一乘坐年会摆渡班车,减少乘坐公共交通;乘坐摆渡车过程中,须全程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排队乘车时,需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文明排队乘车,并与前后人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乘车过程中,需错位就做,减少乘车过程中长时间交谈、不近距离接触;乘车过程中,请将垃圾带离车辆,在会场或住地酒店适当位置处理。
  2.交通防疫措施
  在摆渡车辆上设置卫生防疫岗,配备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相关疫情防控物资。座位保持一排一位,交差就座,确保乘车保持安全距离。乘车期间避免交谈、近距离接触。车辆明显位置设置防疫标识和注意事项说明。
  (五)用餐要求
  1.用餐人员须知
  根据统一安排,按照规定的时间段统一用餐,避免人员聚集除用餐时外,进入餐厅时须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取餐时,须佩戴一次性手套,并与前后人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用餐时请保持人与人之间1米以上距离,不近距离接触。
  用餐完毕后,请按垃圾分类要求处理残余食品,将餐具放回指定地点。
  2.餐区防疫措施
  在进入餐区通道外围设置卫生防疫岗,配备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相关疫情防控物资。餐区座位保持一桌2餐位,座位同向布置,配置防疫挡板,确保就餐人员不会面对面就餐。就餐期间避免交谈、近距离接触。取餐台设置一次性手套、免洗消毒洗手液等相关疫情防控物资。各取餐台配备工作人员负责对就餐人员进行防疫提醒。餐区和就餐区域设置防疫标识和注意事项说明。
  (六)健康监测
  参会代表、展商、工作人员在会议期间,应主动报告健康状况。会议期间,参会人员或工作人员如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立即送至临时隔离场所进行隔离观察。
  于会场指定区域开设核酸检测点,参会代表、展商、工作人员持身份证件进行核酸检测。
  (七)个人防护
  所有参会人员在参会期间和往返会场途中,全程佩戴好口罩(详见附件1 医用口罩佩戴方法)。乘车尽量开窗通风。避免参加人员聚集性活动,并严格遵守各场所相应的防疫要求。
 
编辑: